近日,海沧法院民事审判庭公开审理一起重点生物医药企业合同纠纷案件,邀请2名海沧区人大代表、2名海沧区政协委员现场观摩。此次活动以“规范市场秩序·护航企业发展”为主题,通过“沉浸式”监督推动司法服务与辖区治理深度融合。
一是主动靠前调解。庭审前,承办法官主动走访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园调解室,现场听取原被告双方意见及园区代表关于法院平衡技术风险与市场规则,避免因个案影响园区企业招投标积极性的意见和建议。法官现场组织证据交换,促成双方就“软件故障证明效力”“保证金退还比例”等问题达成初步调解意向。二是聚焦核心争议。该案因投标人被认定招标人以“加密锁一致”为由存在串通投标行为,招标人依据招标文件没收投标保证金,投标人主张因软件服务器故障导致临时锁号共用,无串通投标故意提起本案诉讼,引发诉讼争议。庭审围绕“串通投标认定标准”“格式条款合法性”“一人公司连带责任”三大焦点展开,通过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全面呈现案件事实与法律适用争议。三是转化监督实效。庭审结束后,代表委员结合案件提出建议:规范市场行为,加强招投标领域法治宣传,明确“加密锁异常”与“串通投标”的界限,避免因技术故障损害企业权益。呼吁企业对招标文件中“没收保证金”等格式条款进行合法性审查,防止权利义务失衡;优化营商环境,提议通过典型案例发布、司法建议等方式,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竞争,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四是推动法治共建。本次活动通过“零距离”观摩庭审,架起司法与社会沟通桥梁。代表委员对庭审程序规范、法官专业素养给予肯定,并提出“将观庭活动与普法教育结合”“扩大企业代表参与范围”等建议。民事审判庭将持续推进司法公开常态化,以监督提升审判质效,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